当前位置:叨叨小说>我在大宋做台谏官>第243章 缺少捧哏的夏竦,被吹上云端的
阅读设置

设置X

第243章 缺少捧哏的夏竦,被吹上云端的

第243章缺少捧哏的夏竦,被吹上云端的苏景明

九月十五日。

第二轮《官员百日考成策》在全宋境内正式施行。

汴京城的各个衙门。

就像一匹匹被突然抽了一鞭子的烈马,瞬间进入冲刺状态。

有人为了仕途高升,有人为了保住官位,有人为了不进知耻馆,有人为了高俸禄……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

百日考成策让向来懒散的士大夫官员们都变得勤勉起来。

就连六十五岁的夏竦,都是一边与长寿五件套较劲,一边处理着枢密院的公事。

这种节奏,令包拯、唐介、王安石这类“夙夜为公,将政事当性命”的官员甚喜。

下面官员的效率一提高,他们便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

当下。

御史台与变法司几乎是联合处理公事。

因为很多驿站信箱内反映的问题,几乎都与变法策略有关。

有百姓反映当地州县懒政无作为。

有百姓状告当地县丞、里正骗免役钱。

有百姓称被强制借贷青苗钱。

还有百姓控告有大商人操控物价。

……

但凡与变法条令相悖之事,变法司与御史台都会问询到底。

该抓便抓,该判便判,直到事情完满解决。

得益于“王安石三不足之事”中赵祯对变法司和御史台的偏心。

士大夫官员们惧于变法司和御史台的权力,配合程度远远高于往昔。

这使得许多事情的执行效率都提高了许多。

与此同时。

齐州升府之事已通过两府三司审核,将在明年正月初一,正式改为:济南府。

京东路的治所也将从青州迁移到济南府,但青州依然是京东路的军事重地。

……

九月二十日。

就在变法司所有官员都以为今年的变法已趋于稳定,不会再出现什么幺蛾子的时候。

又一场意外发生了。

还是一场所有人都未曾意料到的巨大意外。

扬州知州苏舜元呈递奏疏,称因变法迅猛,扬州城出现了严重的钱荒问题。

何为钱荒?

即钱币短缺已不能满足商品交易,使得物轻钱重。

钱荒问题自唐朝中叶商贸兴起,货币使用的频次越来越高后,便不断发生。

大宋自立国以来,便实行钱禁。

即严禁商人携带铜钱出境,严禁民间私自毁钱铸器。

但收效甚微。

因为铜贵钱贱,熔毁十钱,可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可获利五倍。

这导致很多百姓铤而走险,私造铜器。

此外,寺庙制作佛像、法器等对铜的消耗也非常大。

导致钱荒的问题还有很多。

比如,富人之家多喜储存钱币,有些富户拿十万钱镇库,几十年都未动。

比如,铜钱大量外流,周边辽国、西夏、东瀛、高丽都喜大宋铜钱,经常以货换钱,一船可载数万贯而去。

朝廷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以绢、丝、银、交子、度牒等代替铜钱的功能。

但由于运输和朝廷信用问题,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这次。

全宋变法成为了导致钱荒的一根导火索。

抑田亩兼并策使得商贸更加繁荣,钱币消耗日益增大。

青苗法与免役法使得民间的铜钱大量流动,渐渐流失于外或进入豪商富户之家。

扬州知州苏舜元。

乃是那位英年早逝,以汉书佐酒的苏舜钦之长兄。

以清廉著称,在地方治理上颇有建树。

他在奏疏上称,导致扬州钱荒的主要原因,便是近段时间来频繁的海外贸易以及青苗钱、免役钱的大量流转。

他称,若无朝廷相助,扬州城恐怕到明年初都很难缓过来。

钱荒,对民生迫害极大。

会使得物价降低、商贸瘫痪,底层百姓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钱荒,不可完全归罪于变法。

但变法却是压倒钱币运转的最后一根稻草。

……

<divclass="contentadv">这一日。

两府三司的相公、变法司成员,台谏主官唐介和欧阳修,齐聚垂拱殿。

赵祯皱着眉头。

“众卿,扬州钱荒绝不可小觑,此非一州之事,若无良策扼制钱荒,恐怕日后江南或沿海各个州府都会爆发钱荒危机!”

江南或沿海区域,尤为重商,对钱币的需求量甚大,一旦出事,定然是先发生在江南或沿海区域。

副相张方平走出来说道:“扼制钱荒,除加大钱禁力度外,唯有令钱监加大铸币数量或增加交子的投放。然而铜矿有限,而江南很多地方又不信交子,效果不会很好。”

“钱荒乃是商贸繁荣,百姓使用钱币频次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只能削弱,实难根治!”

张方平是懂商贸钱币流转内核的,分析得甚是透彻。

这时,夏竦站出来说道:“官家,邻边周国,皆用我大宋钱币,经常以货换币,满载铜钱而去,不如禁止海上贸易,实行海禁,待过几年朝廷铸够了钱币,再开贸易!”

夏竦罕见地回答得如此积极,显然也想建言献策,为变法立功。

但其话音刚落。

三司使王尧臣、苏良和王安石三人几乎同时站了出来,然后攥着拳头,激动地高声道:“万万不可啊!”

这道声音吓了赵祯和下面群臣一跳。

夏竦的脸色瞬间就黑了,他感觉三人在针对自己。

王尧臣率先道:“海外贸易虽使得周边诸国带走了铜钱,但我们却换来了价值更高的物品,比如:胡椒、香料、硫磺等,总体而言,我们是占便宜的,且海外贸易养活了沿海多个州府的百姓,一旦海禁,那让海边的百姓如何存活?”

“海外贸易,乃我朝一项甚为重要的生财之道,其价值完全不亚于丝绸之路。如今丝绸之路已经断绝,若断了海上贸易,那就是和财过不去!”王安石补充道。

苏良也开口道:“海贸不可断,不然我朝易进入故步自封状态,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应时刻吸收他国长处,取长补短!”

夏竦眼睛一瞪,不服气地说道:“我朝无所不有,焉需外求?”

听到此话。

官员们纷纷略带嫌弃地看了夏竦一眼,然后都未接茬。

夏竦骤然发现,自己说错话了。

此话乃奉承之语。

若放在以前,章得象或贾昌朝任首相时。

这二人必然会接上一句:“夏枢相所言甚是,我堂堂大宋确实无所不有。”

然后,官家高兴了,群臣也都高兴了,君臣便能心情愉悦地散会了。

但是当下。

两府三司的相公鲜有溜须拍马、粉饰太平之人。

人人皆以实干为主。

夏竦突然讲一句这样不合时宜的话语,不仅尴尬,而且显得自讨没趣。

而这时。

赵祯笑着道:“夏枢相,咱们自己人在殿内,便无须说这些虚话了,汉唐盛世之期,依旧在外求,我们万万不可断了这条路,绝不可禁海!”

赵祯说此话,算是为夏竦解了围。

“官家所言甚是。”夏竦慢慢退回队列中。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已经从朝堂的中枢位置滑落了下来。

“众卿,还有其他策略吗?”赵祯又问道。

文彦博大步走出。

“官家,臣以为钱荒实乃虚假钱荒,我大宋并非无铜钱,而是铜钱皆被一些巨富商贾囤积在自家私库内,若能将这些钱从私库流向民间,则钱荒便可大大缓解!”

“至于……至于如何让巨富商贾心甘情愿地花钱,臣还未想好策略。”

说罢,文彦博看向苏良。

紧接着。

两府三司的相公、欧阳修、唐介等人都看向苏良。

赵祯先是一愣,也看向苏良。

前不久,苏良那套“拯救王安石”之策。

不仅调动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而且连官家都愿意配合他。

这让群臣都生出一种念头:天下事,没有苏景明解决不了的。

苏良望着众人期盼着他说出锦囊妙计的眼神,想了想后,哭笑不得地说道:“官家,臣……臣不是万能的,当下心中也并无良策……”

这时。

欧阳修突然道:“官家,如今扬州钱荒最为严重,扬州乃景明之家乡,不如让他回扬州一趟,先根治扬州的钱荒问题,而后再思解决全宋的钱荒隐患。”

说罢,欧阳修还一脸兴奋地看了苏良一眼。

他对苏良有一种迷之信任。

此刻更是比苏良都笃定苏良能根治扬州钱荒。

三日前,苏良与欧阳修小聚饮酒时,曾说了一嘴有些思念家乡,想着找机会回去一趟,欧阳修便记在心里了。

这一刻,欧阳修觉得自己帮了苏良一个大忙,后者定会感谢自己。

赵祯点了点头,笑着道:“朕以为此策甚好。苏卿,择吉日,你便带着家人一起回扬州一趟吧,钱荒的问题必须根治,朕要的是不复发的那种,你放心,朕会让你先带一批铜钱去应急的。”

苏良望着众臣看他的那种期望的眼神,有些哭笑不得。

众人在心里,已将他捧上了云端,认为他无所不能。

这种扛着整个大宋朝负重前行的感觉,令苏良痛苦并快乐着。

他只能拱手点头道:“臣定当不负众望,彻底根治钱荒问题!”

赵祯与众臣听到此话,都不由得长呼一口气,心中皆道:景明,靠谱!

一旁,夏竦黑着脸,只盼着这场朝会迅速结束。

上一章 下一章

足迹 目录 编辑本章 报错

随机推荐: 三国之开局当刘宏腿部挂件我变成了鲲和偏执大佬隐婚后,她带球跑了公主抢夫不嫌多逆天废材:腹黑邪王心尖宠一晚情深:傅少疼妻入骨双穿门:我带回了一个美械师女配修仙日常身穿到重生文如何逃脱狗带结局